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 >

數字貨幣為什麼會有價值?

數字貨幣原理及各國發展狀況

數字貨幣是貨幣體係不斷演進的必然結果,屬於貨幣 4.0 階段。 貨幣是人類發明除了文字之外的另一重要發明,在經曆了物物交換、金銀本位製之後,信用貨幣成為貨幣史上的重要跨越。

其中,最初的以物易物便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製度安排,但是由於交易效率極低,供需耦合難度較大,缺乏統一價值衡量標準,極大限製了人類的經濟活動和貿易範圍,因此逐漸被金銀等貴金屬所代替,這一交易體製在貨幣發展史上經曆的時間較為漫長,由於存在天然損耗、幣價不足額、缺斤短兩、以次充好、劣幣驅逐良幣等現象,以國家信用為背景的紙幣——純信用貨幣開始出現,紙幣不僅節約了發行成本,也克服了貴金屬貨幣攜帶不便等難題,極大促進了近代史的貿易發展,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操作也成為可能。

如果說紙幣實現了信用貨幣從具體物品到抽象符號的第一次飛躍,那麼建立在區塊鏈、人工智能、 雲計算和大數據等基礎上的數字貨幣實現了信用貨幣由紙質形態向無紙化方向發展的第二次飛躍,數字貨幣並沒有改變貨幣背後的信用背書,而是改變了貨幣的存在形式,至此,貨幣完成了商品貨幣——貴金屬充當一般等價物——信用貨幣——數字貨幣的演進,因此貨幣存在形式的演進意味著貨幣體係運行成本更低、更安全、更高效,數字貨幣是貨幣體係從商品貨幣向信用貨幣不斷演進的必然結果。

數字貨幣不是電子貨幣的替代,根據發行者不同,數字貨幣可以分為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和私人發行的數字貨幣。 目前,關於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定義。按照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定義來看,狹義的數字貨幣主要指純數字化、不需要物理載體的貨幣;而廣義的數字貨幣等同於電子貨幣,泛指一切以電子形式存在的貨幣,包括電子貨幣、虛擬貨幣和數字貨幣。

根據發行者不同,數字貨幣可以分為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和私人發行的數字貨幣。其中,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是指中央銀行發行的,以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為表現形式的法定貨幣,它本身不是物理實體,也不以物理實體為載體,而是用於網絡投資、交易和儲存、代表一定穗廳嫌量價值的數字化信息;私人發行的數字貨幣,亦稱虛擬貨幣,是由開發者發行和控製、不受政府監管、在一個虛擬社區的成員間流通的數字貨幣,如比特幣(Bitcoin)等。

廣義數字貨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完全封閉的、與實體經濟毫無關係且隻能在特定虛擬社區內使用的貨幣,如虛擬世界中的遊戲幣;二是可以用真實貨幣購買但不能兌換回真實貨幣,可用於購買虛擬商品和服務,如 Facebook 推出的 Libra;三是可以按照一定比率與真實貨幣進行兌換、贖回,既可以購買虛擬商品服務,也可以購買真實的商品服務,如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的貨幣發展形態。 2020 年疫情以來,以“新投資、新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為主要特點的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重要力量。根據國家統計局猜手數據顯示,雖然第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了 6.8%,而數字經濟領域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其中,電子元件、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長16%和 13.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3.2%,電子商務服務投資同比增長 39.6%。

在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考驗之後,我國數字經濟進入了提速快速發展時期,亟需實現數據、技術、產業、商業、製度等協同發展,構建數字經濟新型生產關係,通過要素市場改革進一步激發數字生產力,而數字貨幣基於節點網絡和數字加密算法,是為了迎合數字伏孫經濟發展需要,是其具體的貨幣發展形態。數字貨幣建立在複雜網絡理論基礎,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充分體現了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等特點,實現底層數字貨幣,中間層數字金融賬戶體係,覆蓋了央行支付體係、商業銀行、非銀機構等垂直化總分賬戶體係,同時實現了各國央行的支付清算係統的互聯互通,頂層數字身份驗證體係等,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實現傳統貨幣體係向數字貨幣體係的轉變。

數字貨幣為什麼會有價值?

猜你喜歡

微信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