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 >

比特幣是什麼?請通俗的解釋一下?講一下它的曆史?

比特幣(英語:Bitcoin,簡寫:BTC,貨幣符號:฿),是一種用開源的 P2P 技術的軟件而產生的電子貨幣。虛擬貨幣“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可能化名)在 2009 年提出。現在比特幣也指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件以及建構其上的整個 P2P 網絡。

2008年,一位稱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表了一篇新的論文,論文闡述了以密碼學為基礎的電子貨幣理論(也就是現在的比特幣)。論文指出:世界各國的貨幣這麼多,而每個國家的貨幣隻是一個流通符號,一旦失去了國家的信用保障,它們就是一堆廢紙。為什麼不發明一套世界通用,而又無國別之分的貨幣係統呢?於是,論文詳細講述了如何利用密碼學製造一種虛擬貨幣的方法。這就是比特幣的理論。(交易比特幣上“幣匯交易所”)

在論文中提出的比特幣貨幣係統,有一些這樣的屬性:

  • (1) 去中心化:沒有發行人,整個網絡由用戶構成,采用P2P方式存儲和運行

  • (2) 全世界流通:世界上任意一台電腦,隻要下載比特幣客戶端,就可以製造、出售、購買、收取比特幣

  • (3) 安全持有: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 (4) 低交易費用: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0.001比特幣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收取的交易費,會做為獎勵,發給後續去製造比特幣的用戶。

  • (5) 方便快捷的交易轉賬:隻要你知道對方的賬戶地址,就可以轉賬,方便快捷

  • (6) 防止通貨膨脹:全世界一共隻產生2100萬個比特幣,從發布之日起,每10分鍾產生50個比特幣,但產量每4年會減半,即發布4年後,每10分鍾產生25個比特幣,發布8年後,每10分鍾產生12.5個比特幣,這些新產生的比特幣,屬於製造比特幣的人。

  • 2009年,比特幣係統正式發布,但由於知道的人很少,1比特幣的價格僅幾美分。

    2013年4月,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發現比特幣,比特幣的價格4年來累計飆升了上萬倍,1比特幣的價格最高達到了266美元。

    截止到 2013 年 5 月 31 日,全部發行比特幣按市價換算為美元後,總值突破為 15億美元。 與大多數現行貨幣不同的是,比特幣貨幣係統是獨立存在的,其運行不依賴於中央銀行、政府、大型企業的支持或者信用擔保。比特幣使用遍布整個 P2P 網絡節點的分布式數據庫來管理貨幣的發行、交易和賬戶餘額信息。中本聰采用密碼學的原理,確保各個比特幣節點按照既定的協議達成共識,從而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的安全性。例如,比特幣隻能被它的真實擁有者使用,而且僅僅能使用一次,支付完成之後原主人即失去對該份額比特幣的所有權。

    比特幣貨幣總量按照設計預定的速率逐步增加,增加速度逐步放緩,並最終在 2140 年達到2100 萬個的極限。P2P 的分布式特性與去中心化的設計結構,確保了理論上任何機構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幣的貨幣總量,或者製造通貨膨脹。在全球範圍內,比特幣可以通過多個線上的交易所和服務商進行兌換交易,也可以在線下找到兌換點,兌換為現鈔或金幣。

猜你喜歡

微信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