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物貨幣
由於貝殼具有堅固耐用且攜帶方便的特點,加上當時在夏朝和商朝貝殼比較稀有,價值較高,所以貝殼成為了我國最早使用的理想貨幣。雖然貝殼貨幣的出現緩解了物以物的交換,但隻限於價值較小的物品,如果遇到大額的商品交易就需要大量的貨幣,這個時候貝殼就不便攜帶。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商品交換對於貨幣的需求,金屬貨幣開始代替了實物貨幣,進入新的媒介交換時代。
2.金屬貨幣
在戰國中期,圓形方孔的銅鑄幣就在秦國廣泛流通,秦始皇統一國家後,開始將這一形狀的圓形方孔銅鑄幣統一在全國使用,直到清朝末期開始才開始鑄造銀鑄幣。金、銀、銅充當媒介交換物有很多優點一方麵它容易分割,分割之後還可以通過冶煉還原,可以重複再利用,另一方麵,它的價值較高可以用少量的數量換取比較大價值的物品且容易攜帶,不容易腐蝕質變。雖然金屬貨幣解決了實物貨幣不能滿足大額商品交易的缺點,但是也沒能逃過和實物貨幣一樣的弊端:金、銀、銅的資源是有限的,無法伴隨著商品生產力和物品交換力的增長而增長,難以滿足需求的金屬貨幣形式開始向信用貨幣開始轉換。
信用貨幣分紙質貨幣和存款貨幣這2種形式,它彌補了金屬貨幣無法隨著商品數量的增長而增長的弊端,成為了現在的主要貨幣形式。
A.紙質貨幣: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在北宋時期交子作為紙幣就開始在市場上廣泛流通,名義上承諾可以兌換金屬貨幣,後因濫發紙幣,導致紙幣貶值,交子逐漸退出了市場。紙幣類型還包括銀行發行的銀行卷,銀行卷是銀行發行的一種以銀行自身為債務人的紙質憑證,最初是一般的商業銀行自己發行,承諾可以隨時兌現成金屬貨幣,後政府加強管理後集中於中央銀行發行。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後,已經很少國家對銀行卷兌換金屬貨幣,很多國家都已經停止了金幣的流通,而20世紀30年代的那場經濟大危機是壓死最後一根稻草,世界主要國家的銀行卷成為不可兌現的貨幣。到20世界70年代,金屬貨幣完全退出流通市場。
B.存款貨幣:
存款貨幣就是我們存在銀行賬戶裏麵的金額可以通過簽發支票或者轉賬的方式進行活期存款交易,擁有與銀行卷一樣的購買功能,這個過程就叫做“存款貨幣”。每當我們需要轉賬給另外一方,銀行就會通過相關手續將一方在銀行存的款轉到另一方賬戶上。銀行轉賬結算快速、方便、無論金額大小都適合,也正因此,以轉賬的方式交易深受市場喜愛。
4.現代貨幣形式發展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現存的貨幣形式必會產生矛盾和衝突,“電子貨幣”“數字貨幣”的出現越來越被廣泛的運用。
A.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即依托金融電子化網絡,實現交易媒介、支付手段以及財富貯藏的一種計算機技術或者通信技術手段。最常見的就是我們的銀行卡,有了各類銀行卡就可以將錢存在銀行卡內,使用銀行卡裏麵的活期餘額進行消費交易等。現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雲閃付支付等電子貨幣替代紙質貨幣的作用非常明顯,對生活中的消費交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B.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一種電子貨幣形式的虛擬貨幣。一類是不依托任何實物,依靠密碼技術和校驗技術來創建、分發和維持的加密貨幣,比如比特幣、以太幣、瑞波幣、萊特幣等。它隻是一種特定虛擬的商品,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且很多銀行並不承認。另一類數字貨幣則是各國中央銀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
以上貨幣形式的演變曆程都是從幣材的角度進行描述的,可以看出貨幣因為商品生產力的變化而變化。也正是因為商品交換的發展才產生貨幣的需求,才使形式不斷演變,最終使貨幣形式走向更深的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