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 >

比特幣會不會威脅到美元地位?

比特幣不是主權貨幣,沒有國家承擔的信用擔保,不會威脅美元地位。

司才能為大型投資者提供服務,意味著為股票證書等提供類似保管服務的大型銀行可以加入競爭。

美國司法部也在去年10月發布了《加密貨幣:執法框架》白皮書,提出了對數字貨幣的執法應對計劃,以及美國司法部如何與美國國內及全球監管和執法單位建立合作關係。

這些舉措都給予加密貨幣某種程度的“正當性”。但是,雖然幣圈認為政府無法消滅加密貨幣,政府的負麵舉措仍然可以打壓其實用性。

發展至今,美國政府不可能全麵封禁比特幣,主要原因是木已成舟,太多利益團體都已經加入比特幣的行列。但鑒於加密貨幣有可能成為掀起“貨幣戰爭”的武器,美國會不會推動國際監管加密貨幣的公約機製?基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潛在戰略價值,各國政府之間的考量必定也包括,驅逐比特幣是否給予其他國在區塊鏈金融領域的優勢?

這裏的悖論是:除非美元真正受到威脅,美國政府大抵不會因此就對比特幣采取行動。但反過來說,如果現在不采取行動,等到比特幣真正發展到威脅到美元的層麵時,“巨怪”已經逃離了魔瓶。

其他加密貨幣的挑戰

在擁有8655個成員的加密貨幣家族中(根據3月2日的數據),比特幣作為始祖,加上其廣泛的“網絡效應”,自然比起其他加密貨幣更具有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先進優勢。

花旗銀行的報告指出,許多潛在問題可能會阻礙機構參與比特幣、加密貨幣和數字資產的進程,需要持續增強對網絡的信心,解決對資本效率、托管安排、資產保險、市場安全、虛假抵押品索賠的可能性以及ESG(環境、 社會 和治理績效)影響的擔憂。

隨著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變得更為主流化,監管合規的要求大多依賴於傳統工具,例如“了解你的客戶”、反洗錢以及對金融體係的監控,這些機製在很大程度上與加密貨幣的基因不相為謀。原來“網絡龐克”希望借著一個分散的、由用戶控製的網絡,提供法外使用的鏈條,但目前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用來管理數字資產的“數據轉移規則”已經在幣圈引起廣泛擔憂。

雖然加密領域的一些早期拓荒者,可能把日益增加的監管視為生態係統成熟的自然發展,但其中有些人可能會抵製。許多最具創新力和才華的開發人員,可能會選擇退出已部署的平台,轉戰新的領域。這可能最終會分割係統中的流動性。

機構參與者和許多個人投資者可能會選擇擁抱數字生態係統的受監管部分,從而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雖然這可能會推動近期的增長浪潮,但從中長期來看,受監管的加密業務的估值,以及受監管的比特幣、加密貨幣和數字資產的價格,可能會失去創新的吸引力,更接近傳統的投資產品。正如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最初是一種獨特的投資產品,後來開始演變為另一種投資包裝一樣,隨著舊有係統和新興係統的融合發展,比特幣和區塊鏈生態係統的新穎性可能逐漸消失。

花旗銀行認為,在這種背景下,開發人員可能會轉而追逐另一波顛覆性創新浪潮,他們可能會努力創建新的、更具抗監管能力的新型加密產品。投機資本和那些希望加入反建製運動的投資者可能會隨之轉向新的領域。

盡管比特幣仍然是流動性最強、資金最充足的代幣,2020年間比特幣的市值增長了2.7倍,但同期其他加密貨幣的市值卻增長了3.75倍,結果是比特幣的市場支配地位正在下降,其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94%、2019年的69%下降到2020年的62%,目前大約維持在60%到62%的區間。

較新的平台提供了可編程的智能合約和開放協議,使創新的開發人員可以更輕鬆地進行實驗和創建新產品以吸引用戶。 遊戲 、賭博、去中心化金融產品都在區塊鏈上創建,要參與的用戶必須支付平台自己發行的硬幣,火爆的平台有可能使其代幣的價值超過比特幣。以太坊平台已經比比特幣平台結算了更多的以美元計價的交易。這些是否最終可能使比特幣黯然失色?幣圈人士認為比特幣將是“數字黃金”,用為價值儲存,而以太幣之類的加密貨幣將是“用途性代幣”,各有所司。

但是,花旗銀行指出,如果經濟反彈超出預期,而且中央銀行和政府能夠縮減財務計劃,並開始比預期更快地提高利率,這可能會導致機構投資者將資本重新分配給傳統的股票和債券市場。機構熱情的減弱將消除對比特幣乃至更廣泛的加密貨幣生態係統的主要支持來源,從而將其推回到更具投機性的根源。

美國銀行分析的報告指出,在投資組合中持有比特幣的主要論據其實不是多元化、穩定的回報或防止通貨膨脹,而隻是價格會持續上漲的期望。比特幣類似於其他商品,其價格完全由供求關係決定。由於比特幣的供應是固定的,需求的波動是推動其價格走勢的唯一因素。比特幣也已經與風險資產相關聯,它與通貨膨脹並沒有聯係,且異常波動,因此作為存儲財富或支付機製的手段是不切實際的。

報告中也指出幾個將會阻止比特幣進一步普及的關卡,包括集中所有權:大約95%的比特幣由2.4%的賬戶控製,分配嚴重偏向最大的“鯨魚”賬戶。相比之下,根據美聯儲的最新數據,收入最高的1%的美國人“僅僅”控製著美國所有家庭財富的30.4%。

而且比特幣的價格極度受到資金流動的影響:僅需流入9300萬美元,即可將比特幣的價格提高1%。至少要有2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才能使黃金價格上漲一個百分點,而要對20年以上的國債施加相同的價格影響,則需要超過22.5億美元。

另外一個考量是關聯度:比特幣不再與其他主要風險資產無關,比特幣與股票和商品的相關性更高,而與美元和美國國債券等避險資產的相關性則為中性或負相關性。

比特幣的耗能問題也是政策上的考慮:根據美國銀行的研究,比特幣的耗能可與美國航空等大型公司相比擬,美航每年運送2億多名乘客。報告估計,每流入10億美元,比特幣消耗的能源就相當於120萬輛 汽車 ,“換句話說,以約5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一枚比特幣的碳足跡為270噸,相當於60輛內燃機 汽車 。”由此看來,特斯拉對比特幣的15億美元投資所產生的碳足跡,相當於180萬輛 汽車 的年排放量。

盡管比特幣的捍衛者主張比特幣挖礦的能源將來自再生能源,但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地圖今年初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占全球哈希率約65%。美國銀行認為:“中國將近60%的電力來自燃煤發電廠,其中不到20%來自天然氣或可再生能源。這意味著大多數比特幣的開采都依賴不可持續的化石燃料。”

美國銀行的報告還指出,比特幣的碳足跡與價格直接相關。隨著價格上漲,隨著越來越多的加密“礦工”參與進來,產生的排放也隨之上升。反之,比特幣網絡必須變得更加複雜,才能應對需求並防止黑客入侵。這將需要更多的哈希功率,進而增加能耗。鑒於比特幣價格與比特幣能源使用之間的線性關係,比特幣的能源消耗估計在過去兩年中增長了200%以上。

比特幣和加密貨幣耗能的問題,勢必持續被辯論,如果這成為各國政府和國際碳中和公約打壓的口實,比特幣離挑戰美元霸權就更遠了。

首先我想亮明自己的態度,答案是肯定不會的。須知,國家發行貨幣是一種很重要的權利,所謂的鑄幣權,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也對國民進行了收稅。而且中央銀行可以無限製的供應貨幣,從而能夠解決市場流動性問題。還有等等其他的好處,所以任何一個獨立強大的主權國家都不會讓,數字貨幣取代本國貨幣的。這相當於讓自己喪失了在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第二點,一國貨幣的地位是長期的鬥爭和國家綜合實力所決定的。二戰之前國際貨幣體係是以黃金為本位的,二戰之後,老牌帝國衰落,美國迅速崛起,最終大家通過布雷頓森林會議決定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美元的地位給美國提供了無可撼動的國際貿易的好處 。其他國家都要忍受匯率波動的風險,而美國則不用。大宗商品,比如原油等等,都是用美元計價的。其他國家持有美元債務,如果美元貶值了,那麼實際上等於美國可以少還大家的錢。許多好處,在這不一一列舉。中國現在推行人民幣的國際化就是試圖來扭轉這個局勢,但是道路還很漫長。

因此,輸入貨幣不但不可能取代美元的地位,甚至他的前景是怎樣我都很持懷疑態度的。

一點淺見,歡迎留言評論,進行批評指正。

猜你喜歡

微信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