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初以來,全球區塊鏈相關創業公司通過風險投資(VC)融資13億美元,而通過ICO籌集了超過其三倍,達到45億美元。
第一,
今年比特幣ATM機的安裝量每月仍以8%的速度增長,這是盡管價格疲軟並未阻止日益增長的區塊鏈行業的又一跡象: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盡管今年幣市不景氣,但初創公司反而從私募投資者那兒募來了更多幣,比如2月份通過ICO籌集的12億美元中60%是通過私募輪解決的。大摩表示將密切關注ICO市場,未來ICO甚至可能成為非區塊鏈概念的公司籌集資金的有利方式。
第二,自2009年比特幣幣創立以來,已經有四個大型熊市,價格下跌幅度從28%到92%不等,所以最近三個月70%的下跌並不是什麼特別罕見的事情。
在本輪熊市階段,比特幣經曆了三波大幅下行走勢,每一波的跌幅在45%-50%之間。2000年後納斯達克科技股泡沫破滅則經曆了五波下行,巧了,每波平均跌幅也在44%左右。
熊市中的反彈行情兩者亦類似。今年比特幣有兩次熊市反彈(28%和57%)平均43%,而納斯達克熊市反彈幅度介於28-50%之間,平均也在40%左右。
下圖4顯示,之前的比特幣市場熊市平均有五個月的時間,牛市平均為2~3個月時間。不過大摩認為比特幣的曆史數據還是太少,所以很難假定目前的熊市可能需要相同的時間。
拆解“科網泡沫”和最近比特幣牛市行情裏最後一波、也是最瘋狂的一波上漲後可以發現,兩者的漲幅一個是250%,一個是280%,又是驚人的相似!隻不過比特幣的速度是納斯達克的15倍!
筆者注:地球的公轉自轉、四季的你來我往、人性的貪婪與恐懼交疊......這些都是周期的體現,並且都不會改變,因此社會群體心理匯成的價格波動冥冥之中重複著相似的過程——大多數場合的區別在於時間周期與波動幅度。
第三,自2013年以來,比特幣有三種主要的資金貨幣 - 美元,人民幣和日元,大摩統計了來自350多個比特幣報價來源,
隻有10%的交易量是在做所謂的“幣幣交易”。
但最近的數字貨幣熊市中,USDT(Tether)的份額逐漸增大。USDT是一種號稱和美元1:1錨定的token,由Tether公司與2015年開始發行,承諾他們每發行一個USDT前,都會在銀行存入一美元或以上的保證金,這讓USDT的市場價穩定在1美元左右。
USDT幣不是主要的資金單位,但其使用量的增加是一個有趣的變化。
未來幾年,大摩認為市場焦點可能會越來越多地轉向加密貨幣/代幣之間的交易,這些交易隻能通過分布式賬本網絡進行交易,而不能通過銀行係統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