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 1 是一家總部位於洛杉磯的新創公司,透過開發人工智慧產生的新聞主播,正在媒體產業掀起波瀾。雖然這個概念有望徹底改變新聞傳遞和內容個人化,但它也引發了人們對電視觀眾和人類主播之間數十年的準社會關係的影響的質疑。
人工智慧驅動的新聞主播即將出現
Channel 1 由企業家 Adam Mosam 和 Scott Zabielski 創立,率先利用人工智慧 (AI) 打造栩栩如生的新聞主播。這些人工智慧生成的新聞主持人已經出現在世界各地,科威特、希臘、韓國、印度和台灣都在嘗試類似的技術。
這些人工智慧驅動的新聞主播背後的主要目標是透過根據個人喜好自訂內容並自動化新聞呈現的某些方面來增強用戶體驗。此外,人工智慧可以促進語言翻譯並減少新聞製作中的人為幹預。
對人類新聞主播的信任度下降
最近的調查,例如益普索 (Ipsos) 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觀眾對真人新聞主播的信任度下降。只有 42% 的英國受訪者表示對電視新聞播報員的信任,短短一年內就大幅下降了 16 個百分點。
這種信任度的下降導致許多人從其他來源尋找新聞,包括個人內容創作者和社群媒體平台上的影響者。
準社會關係是 20 世紀 50 年代創造的術語,描述觀眾與銀幕人物的情感聯繫。這種現象傳統上適用於新聞主播,現在已擴展到包括直接與受眾互動的社群媒體影響者和內容創作者。
這些數字不僅是資訊來源,也是資訊來源。他們被視為定期進入觀眾家中的朋友。
最大的問題是人工智慧生成的新聞主播能否複製人類主播建立的個人聯繫。雖然 Adam Mosam 承認人工智慧無法取代人類之間的情感聯繫,但他認為,主要目標不是與人類競爭,而是增強新聞傳遞。
他表示:“我們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們認為機器人比人類做得更好——這太荒謬了。”
歷史上,新聞節目有時會使用演員來傳遞新聞內容,觀眾普遍接受這種做法。然而,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的尼克紐曼認為,在新聞傳播中保持人性仍然至關重要。
紐曼認為,人工智慧生成的主播可能會成功地發布簡短的新聞公告,但可能很難與觀眾建立準社會關係。
人工智慧產生新聞的挑戰和局限性
雖然人工智慧可以協助新聞呈現,但仍有固有的限制和挑戰。例如,人工智慧可能很難獨立識別和報告有新聞價值的事件。第一頻道的測試集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人類記者發現和拍攝的故事,強調了人類輸入在新聞採訪中的重要性。
Adam Mosam 承認這一局限性,並認為報導的某些方面,例如採訪和個人互動,無法被人工智慧有效取代。然而,他預計人工智慧將在基於無人機的分析等任務中發揮作用。
此外,人工智慧產生的內容必須經過嚴格的驗證和事實查核流程,以防止內容幻覺等問題。人工智慧產生的新聞的可靠性取決於人類專家對內容的精心策劃和監督。
人類監督的作用
目前,第一頻道僱用了近十幾名員工來監督人工智慧產生的劇本和故事選擇。我們制定了嚴格的 13 個步驟流程,以確保人工智慧產生的內容符合新聞標準。此外,該公司還尋求聘請一名主編來提供進一步的編輯監督。
關鍵問題仍然是,將人類從新聞製作過程中剔除是否可行。尼克紐曼等專家表示,保持人類參與新聞節目的播出可能仍然至關重要。如果沒有人力資源,人工智慧將缺乏必要的原料來有效地產生新聞。
人工智慧新聞主播的未來
隨著人工智慧生成的新聞主播不斷獲得關注,媒體格局也不斷發展。雖然這些技術為個人化新聞傳遞提供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但它們也挑戰了與人類主播的準社會關係的傳統概念。
人工智慧產生新聞的成功將取決於其補充人類參與並維持新聞內容的品質和完整性的能力。
新聞製作中人工智慧和人工投入之間的平衡可能會成為媒體產業持續討論的議題。觀眾是否完全接受人工智慧生成的新聞主播以及準社會關係的演變仍然不確定。儘管如此,有一件事是明確的:科技與新聞業的交叉正在重塑我們消費新聞的方式。